咨询电话

15070094385

最新公告

各位领导朋友,新的一年里祝大家身心健康,万事如意,感谢您关注我的网站!
栏目导航
与我联系

与我联系

联系人:冯先生

手机:15070094385(江西)

手机:13907926725(江西)

Q Q:1099418324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九江公益人物——詹冬龙
2016-11-09 编辑:冯正经、陈浩 来源:凤凰通讯社江西分社讯

  

詹冬龙,都昌和合乡人,九江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市作协会员。从军20年,多次被评为优 秀干部,六次立功。转业后被评为九江市优 秀共产党员、优 秀公务员、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爱心大使。中华慈善总会、人民网、民政部公益慈善网、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人才》杂志、大江网等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他的爱心事迹。

一个人一生做一两件好事很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却是很难。他今年44岁,奉献爱心32年。一个普通工薪族,共捐助资金近10万元、实物2万多元。他说:“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把全社会有限的力量调动了,那么给困难者带来的就是无限的。”他的品德影响着后代,带动了家人,也向一片片区域辐射……

1983年,詹冬龙刚读中学,兄弟轮流照顾隔壁老邻居上十年,直至双老寿终。1994年冬天,尚在军校读书的詹冬龙,津贴费每月才40元。听说同村一幢老房子住着四户人家,因电线走火烧得精光,他当即向同学借了200元寄去,并写信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努力重建家园。2006年11月的1天, 《新京》刊登了一则“白血病患儿在寒风跪乞两小时,仅得5元善款”的报道。乞讨救命钱的9岁小孩恰好是詹冬龙的都昌同乡,因患白血病从江西转到北京治病。为了给孩子治病,农民父母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看到父母愁容满面,孩子偷出医院去乞讨。见到报道,詹冬龙和同乡吴德志立即与其他同乡商议,在“都昌人在北京”网站发起募捐,并专门制作了介绍孩子病情的宣传片。你100元,我500元,他1000元,爱心善款聚集到了一起,同乡当场募捐了近3万元。这一消息通过网络和报纸很快传到了远在台湾的慈善家郭台铭的耳中,郭台铭专门派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到医院了解情况,送去一张30万元的支票。病孩在医院顺利地进行了手术。

1995年7月,詹冬龙从空军雷达学院毕业后留校。作为学员队区队长、团支部书记,他把如何带好学员走好人生路作为头等大事抓。他主动要求该队承担照顾江岸区一对年已七旬贫困多病的沈老夫妇,每周带领学员到沈老家,帮助买米买煤、打扫卫生、聊天游玩,还在学员队发起“节省一元津贴,奉献一片爱心”的活动,资助这对孤老。后来,詹冬龙调到北京、甘肃工作,每年都要打电话、写信或寄钱给沈老夫妇。2014年12月20日,沈老90大寿,老伴刚刚去世。詹冬龙在QQ群提前发布消息,已经复员到广东、四川和湖北宜昌的战友,从各地赶到武汉为老人祝寿。老人握住詹冬龙的手紧紧不放:没想到20多年来,你们一直牵挂着我俩,老伴去世前,还多次念叨詹冬龙等人的名字。这一活动在空军预警学院传承了下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更多的老人获得了帮助。

2008年春节,是詹冬龙父亲去世十周年的日子。他回都昌老家探亲,同村入伍的10位军人相约聚会詹冬龙,他当即提议大家一起去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全体人员积极响应。他们到敬老院,给老人带上水果、糕点、压岁钱,还帮老人打扫卫生、聊天。自那以后,他们把每年春节前夕到敬老院慰问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并设立敬老基金。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家人也主动加入这一爱心接力赛中。2013年腊八节,詹冬龙得知老人很想吃都昌米粑,他岳母立即召集侄儿、女儿女婿,提前1天机粉剁肉,熬腊八粥,炒菜做粑,让老人尽情享用;2014年,给老人每人订做一身棉衣棉裤,詹冬龙的爱人亲自为老人量身高胖瘦;2015年,詹冬龙请哥给30多位老人每人弹了一床棉絮,嫂在网上订购全棉被套,还逐个按脚码大小给每位老人做了一双暖鞋。这一活动至今已坚持六年,吸引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为社会尊老爱老风气的形成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詹冬龙的大爱无私如一缕春风,吹到哪绿到哪,受到媒体、社会、家乡、族人一致好评,群众都说为人立德当学詹冬龙。1998,特大洪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詹冬龙在军院当干部,他主动放弃休假,带领学员抗洪抢险,而老家的房子被淹倒,东西来不及转移,损失财产数万元;2003抗“非典”,他捐款1000元;云南地震,南亚海啸,他捐资救助总在前面;2008年在西北戈壁滩从军时,他资助内蒙古三个贫困孩子从初中读完高中,一人考上本科大学,两人考上一本。

2010 年刚转业回到家乡的詹冬龙,当听到战友介绍都昌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的情况后,专程赶到太阳村,掏出身边仅有的800元钱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自那以后,詹冬龙先后6次自费上北京,到北京都昌商会、中华慈善总会和空政文工团等单位,为太阳村奔走。在他的努力下,2012年,北京都昌商会专程从北京来到太阳村捐赠了 2 万多元的物资。经过他的努力,他战友 — — 空政文工团演员、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第八届青联常委、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形象大使易秒英在太阳村5周年时,应邀到太阳村参加义演,空政文工团副团长刘洋兵不但亲自带队,还当场向太阳村个人捐款5000元。2012年六一、国庆、元旦前夕,詹冬龙分别组织战友、本支部人员和部分军转干部到太阳村献爱心,捐款捐物近六万元。2014年,詹冬龙又组织同批转业的战友为太阳村送去上百套募捐到的会议桌椅。在他的推动下, “九江空军903战友爱心基”及“和合中学奖教助学爱心基金”相继成立,募集到30万元资金。

詹冬龙数年来为其家乡小学、中学花万元购买数千册图书,设立爱心书屋;2012 年将稿费 6000 元全部捐给母校。基金设立后,该校教育质量发生很大变化,中考成绩逐年攀升。2014年88人参加中考,600分以上的10人,全校中考学生平均分数490多分,百分百考上高中。在农村中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和合中学许多优质生源回流。2014年元旦,詹冬龙带领九江十大杰出母亲陈群,党的十八大代表、九江电信“向东班”班长向东等十多位爱心人士,到九江县江洲镇慰问40多位从汶川地震灾区来的孩子,送去电脑、桌椅及现金。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詹冬龙每次回家看望自己的侄儿女时都带去大量的学习用品、书籍,并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建设美好家乡。他先后资助4个侄儿女读完高中上大学,直至走上工作岗位。尽管詹冬龙在部队从普通战士走上了团级领导岗位,但他清贫俭朴,节衣缩食,生活简简单单。只有一个地方他从不吝惜,那就是公益事业。每有收入,他总是琢磨着这钱该去帮助谁谁谁……帮了别人,心特舒服,养成了顽固的“职业病”!他说:“几十年来,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不需要他们回报,只希望大家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营造爱心大联盟,为社会做更多的公益事。”他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一段生命?他还用业余时间学完研究生课程,发表各种理论文章、新闻作品上百篇;编写的读史笔记《叱咤军旅》、《承载邦国》共60万字,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年11月,九江市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九江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暨十大公益慈善单位评选活动揭晓,詹冬龙以18578票高居参选候选人榜,当选为九江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成为仅此一位当选的公务员代表;2013年6月,詹冬龙被推选为九江公益慈善人物;2014年,詹冬龙荣登九江好人榜,报纸以“詹冬龙几十年如一日情洒爱心路”为题,整版报道了他的爱心故事。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需要炬手点亮,中华传统美德需要代代光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无数个詹冬龙这种不计名利,真诚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地期待。


上一篇:爱心是灯塔 — — 记九江公益慈善人物詹冬龙
下一篇:凤凰通讯社社长考察调研江西分社

版权所有©冯正经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LOGO白色.png    备案号:赣ICP备16010151号-1 公安.png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262号 

联系人:冯先生  手机:15070094385(江西)13907926725(江西)  地址: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中心B座(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