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冯正经转载
【經濟導報網訊】
2019年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於3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就本刊記者提出的“自然資源部整合現狀以及今後工作著力點”這兩個問題進行解答。

陸昊答本刊問
部長通道上,本刊記者提問:“自然資源部作為新整合的超級大部,請問現在磨合得怎麼樣了?還有以前存在的規劃不統一、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是否得到了改善?您作為超級大部的首任部長,請透露一下今後工作的着力點。”
就該問題,陸昊作出幾點回答:第一,自然資源部的組建背景。媒體朋友們可能註意到了,在去年公布的中共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在組建自然資源部那一段裏,第一句話就是“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我們理解,組建自然資源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這裏既體現出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深遠歷史考量,也體現了黨中央從更深層次、更科學的治理機制來解決當前生態保護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實踐中,我們也感到,一些部門職責分散或者交叉,很難從山水林田湖草作為整體的生態系統角度,從國土空間整體角度進行管控和治理。再比如,當前也有很多問題,只從事後的違法違規角度進行處罰是不夠的,需要從更深層次完善體制機制。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我們已經解決了一些突出問題,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繼續努力。比如,陸海分界線的標準長期沒有得到統一,現在已經統一了。再比如,林地和草地的劃分技術規範和標準,長期以來也沒有完全統一,現在也統一了,這樣可以減少地方在確權頒證等方面的困惑。
當然,你剛才提到規劃問題,的確存在原來的城鄉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之間的技術規範不夠統一等問題,所以有的城市會有部分建設用地不能合規使用。這一問題,將在下一步“多規合一”中得到解決。
第二,介紹一下自然資源部的核心職責和主要工作。去年中共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自然資源部要履行好“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去年一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主要從三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推進重構性機構改革。在原國土資源部、海洋局、測繪地信局、地質調查局、林草局等基礎上,根據“兩統一”職責,將第一個“統一”設計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四個關鍵環節;將第二個“統一”設計為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三個關鍵環節,設立了一批我們部委歷史上沒有過的新的司局,履行新的職責任務。
二是打基礎、建機制。按照中央深改委的統一部署,我們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深入調查研究,牽頭起草了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關於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等,這些意見都已經過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將全面啟動實施。同時,我們也啟動開展了全國圍填海現狀調查等基礎性工作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等重要工作。
三是根據中央要求,解決當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我們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轉化成有效工作機制。比如,嚴控圍填海的問題。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濱海濕地喪失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十八大以來減少明顯趨緩,但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人工岸線比例由1990年的18.3%發展到2017年的55%以上。全國已填未利用的圍填海面積1143平方公里,十八大之前的佔到了68%。所以中央嚴控圍填海是有充分依據的。
在這個背景下,自然資源部考慮:第一,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停止一般性的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因為有存量可以用。第二,要積極穩妥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圍填海對海洋動力系統、海洋生物多樣性等帶來的影響。再比如,我們註意到,2015年前有1500多萬畝批而未供的土地和200多萬畝的閑置土地。怎麼建立有效工作機制,把中央確定的“嚴控增量、盤活存量”要求落到實處?自然資源部去年首次減少新增建設用地供應,同時建立盤活存量與新增建設用地掛鉤的機制。自然資源部會跟地方一起努力,去年實際上盤活土地佔到新增建設用地的75%。再比如,對佔補平衡問題,自然資源部大樣本、隨機核查6026塊土地,這個情況已經向媒體公布了核查和處理結果。

本刊記者提問
第三,自然資源部面臨的主要挑戰。履行好“兩統一”職責是有很多挑戰的。比如,生態產品是最大的公共品,但是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問題,還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再比如,我國幅員廣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如何基於各地的自然地理狀況、與地質結構相關聯,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國土保護政策,使它在更科學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權威性,這也需要我們深入探索。再比如,水的問題在整個生態系統當中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當前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導致湖泊、濕地面積減少,導致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污染帶來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平衡問題,對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都產生嚴峻挑戰。這直接關系到很多地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比如國土綠化、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以及重要生態系統問題,背後都跟水平衡有關。這需要自然資源部和水利部、生態環境部、林業草原局等一起努力解決。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不斷探索創新,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自然資源部也願意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也需要全社會的智慧。自然資源是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後代共同擁有的,利用是應該的,但如何更科學合理利用,需要我們有更大的共識。生態文明是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後代的共同利益。
冯正经转载
版权所有©冯正经 技术支持:
备案号:赣ICP备16010151号-1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262号
联系人:冯先生 手机:15070094385(江西)13907926725(江西) 地址: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中心B座(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