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古老而伟大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9-05-07
人物档案:
苏明: 1962年11月生于广西百色。曾任新华社广西分社桂北部主任、记者,《案与法》杂志副主编。中国写作学会广西分会会员、中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广西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早年热衷于文学创作,在市级、省级、国家文艺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杂文等数百篇。2008年,任教于国家开放大学九江学院,撰写《易海拾贝》《四书漫步》《话说<论语>》《(孟子>解读》《话说(老子〉》《笔解(庄子)》《(尚书)习读》等系列国学著作。国学研究论文多次获中国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等奖、中国教育学会教研成果等奖。近年来,在省级、国家社科类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
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人物特写(冯正经 凌翼)九江历来是藏龙卧虎的宝地,隐藏着一些高人,这是不足为奇的!
苏明沉潜十年,钻研国学经典,写出了《孟子解读》《易海拾贝》等十余部专著。
我们的见面与谈话开始于一家酒楼。点了些什么菜,现在已经忘记了,但忘不掉的是他那悬河泻水般的口才。他将《尚书》《周易》《老子》等背得烂熟,谈话间隙,不时抛出一句两句先哲们的原话,让对饮的我们一时间云山雾罩。不过,谈到王阳明的话题时,我们开始有了共同语境。
苏明写过一本《品读〈传习录〉》,对王阳明的思想可谓烛幽探微。王阳明与江西的渊源颇深,他是南昌人的女婿、上饶理学家饶谅的弟子。2015年,我在赣南行走,大余、崇义、上犹、南康等地,留下不少王阳明的传说。后来,王阳明平叛朱宸濠,成为大明王朝一个中流砥柱式人物。作为集心学大成者,王阳明被后人推崇至内圣外王的地位……苏明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对其心学自然有许多读到的理解。他说,王阳明的“心”,不是肉体之心,而是天地之心,道法之心,自然之心。
苏明专注于古籍中前沿的那些经典进行研究。可以说,他采撷的是中国文化灿烂、耀眼的那缕光芒。我这些年专注于江西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专注于人物命运的解读。对于鄱阳湖流域的江西五河及诸多山脉,我倾注了少有的热情。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的话题有时南辕北辙,但这恰恰又是我们殊途同归的见证。我愿意分享他将经典著作与当下现实结合而得出的精髓论点,他有时也会倾听我奔跑途中采集的精彩故事。
我们在一滴酒的余味中道别,但这也成了我们后来继续相见的引子。
九江这块地方,自陶渊明始,风云际会,文人学士竞相云集。譬如九江有个白鹿洞书院,那是朱熹一手开辟的传播理学思想的理想园;譬如九江有个东林寺,慧远聚志同道合者结白莲社,开辟出净土宗的源头活水;同样,庐山因为陆修静的到来,简寂观成为天下道士的仰望之地……
古代九江是一方聚贤纳能的沃土,今天我们的思维仍常常滑入古人定制的巢穴。
苏明是广西人,曾是新华社广西分社桂北记者站站长。女儿在九江读书,他突然发现,自己在记者这个行当奔波十几年,在抚育女儿上有愧。为了补偿这份责任,他毅然辞去广西的工作,只身来到九江。
他一边辅导女儿读书,一边在九江电大当一名普通教师。工作之余,他不忍浪费星辉与晨露下的美好时光,一番思量后,毅然从书店搬来比砖头还厚重的典籍,开始一字字、一行行地耙梳研读。
时光日复一日地穿透着岁月,它们连缀起来,倏忽间已是五年、十年。
时光与一个读书人结成联盟,这个读书人在稿纸上写下一行行文字。随着时光的增长,字数和稿纸开始累积成山。他在幽深的岁月里抵近一个个古老而伟大的灵魂,老子、孔子、孟子、王阳明……他采撷先贤的思想光芒谱写自己的人生春秋。他的眼前叠加着《话说老子》《论语新答》《四书漫步》等等著作,这些是他十余年废寝忘食的结晶。
苏明很感恩九江这块土壤,长江与鄱阳湖的波涛激荡着他的情怀。他在写作的同时,胸中涌动着一浪一浪的水波。他说,江西是块宝地!他一踏上江西这方土地,就会涌起追摹先贤的激情。
他赞美江西,作为江西人的我脸上自然有光彩。他说,在江西,特别是九江,只要坐下来写作,笔下的文字,就像朱熹诗句中描绘的那样,总有一汪“源头活水”朝他笔端涌来。江西这块土地,历代先贤文脉流传,周敦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陆九渊、汤显祖……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在前方牵引着,让人不自觉地便有了一种承接的责任和担当。
时光的奖赏与厚爱,不是靠别人赐予,而是靠自己持之以恒的追求。
这十余年,苏明闭门读书的时光,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女儿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俯首于国学经典里的头也渐渐白了;周围的人有的都有几套房子,而他还在租住别人的小居室;当年的同事和朋友,有的在官场飞黄腾达,有的在商场富累千金,而他却还是一个沉迷于经典的隐者。这些外界的表象,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仍旧一遍遍打磨他的手稿,让文字不断抵近前贤闪耀的思想。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钻研故纸堆的苏明,开始显现他的远见卓识。一来,他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某工艺美术技术学院,与乃父一样成为了一名教师;二来,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开始在全国社科类期刊发表,专著也开始陆续由出版社发行。
2017年,苏明在北京出版《品读〈传习录〉》,2018年又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部著作《〈礼记〉笔谈》,其余的著作也在出版洽谈中,将陆续与读者见面……我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现代营销学讲究“双赢”。苏明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可谓真正实现了“双赢”。
我期待他的著作分量越来越重,为国学界所器重,并由此走入民间,成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与传统文化学者的手捧之卷。
也期望后学者以他为榜样,聚精会神,埋头做好一件事,时光肯定不会辜负你!
我愿以此共勉!

苏明访庐山东林寺留影 (冯正经 摄)

苏明回广西老家时留影 (冯正经 摄)